總而言之,博物館是幹嘛的?
By HG Masters
8月24日,非政府組織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ICOM)在布拉格舉行的大會上投票通過了「博物館」的新定義。這是該諮詢機構自1946年成立以來首次進行的重大修訂。新定義長達57個詞,指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服務的非營利常設機構,其設立目的在於研究、收集、保存、解釋和展示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以及「為教育、享樂、反饋和知識共享提供多樣的體驗」。在2019年的最後一次會議上,ICOM最終從早期草案中刪除了「包容性」和「民主化」等詞彙,因為一些成員認為它們過於強調意識形態。超過92%的成員機構對新定義投出贊成票。
博物館新定義的核心爭議點在於它的功能:這類機構應該繼續主要向公眾展示它的藏品庫並鼓勵學術研究,還是積極回應社群的需求?近年來,由於常常面臨原住民文物的歸還問題,如被殖民政權掠奪的文物或是失去原有的儀式或宗教意義的物件,博物館正處於一個更宏大的政治辯論交匯點上。越來越多的新討論聚焦在博物館作為社會空間的屬性,以及公眾的訪問權和可及性的問題。
2022年,許多美術館因為它們的象徵意義被用作抗議場所。例如,為了聲援伊朗女性領導的抗議活動,紐約的匿名團體從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的螺旋樓梯上垂下標語,並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上演了「倒地死亡(die-ins)」的行為藝術表演。歐洲眾多博物館受到了一波氣候危機活動家的衝擊,他們把自己黏在戈雅的畫框上,把番茄湯潑在梵高的向日葵上,把油墨潑在克里姆特的畫作上,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引發人們對全球變暖的緊急關注。
儘管這些行動主要針對受到良好保護的藝術品,但ICOM在11月發布了一份由92家博物館(包括盧浮宮和大英博物館)館長簽署的聯合聲明,稱這些活動人士「嚴重低估了這些不可替代品的脆弱性」。ICOM表示,成員在對氣候問題的關注方面與活動人士站在同一戰線,但「收集、研究、分享和保存的核心任務」都是「博物館作為社會交流的自由空間」的一部分。各博物館作為一個社會互動空間,如何在保護文物不受液體、食品和網路爆紅短片的影響以及不對參觀者進行過度管制這兩項任務之間取得平衡,將對博物館的現實定義造成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