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ws
  • May 29, 2023

新加坡:劉國松

LIU KUO-SUNG, Moon Walk, 1969, ink and acrylic with collage on paper, 59 × 85 cm. Courtesy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劉國松:實驗悟道」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台灣現代主義藝術家劉國松在實驗水墨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他去除紙張表面的纖維而達至豐富的紋理效果,發明了以他命名的劉國松紙。受阿波羅 8 號與 11 號任務所啟發,他還創作了後來著名的《太空》(1969–73年)系列。如他的《月球漫步》(1969年)著名地融合了宇航員Buzz Aldrin在月球上的照片、波普藝術風格的拼貼、與中國水墨技法。 藝術史學家巫鴻將實驗水墨運動的推進歸功於劉氏於1980 年代在中國各地舉辦的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個展,並指出劉的作品代表了當時新一代的藝術家和他們「將國畫現代化的可能性」(國畫也是水墨畫的代名詞)。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NGS)的展覽「劉國松:實驗悟道」充分體現了這點,儘管策劃一場回顧展或許是件棘手的事情。很多時候,藝術家後期逐漸僵化的視野,或其與時代精神脫節而轉變的主觀意識,都變得格外刺眼。劉氏早期或許以他先鋒的革新而聞名。然而,自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當劉氏仍在重複描繪自然景觀時(如本次展覽中所展示的大部分作品),年輕的藝術家已經開始從根本上重新構想了這一類型的繪畫。如1985 年首次展出的谷文達的《遺失的王朝》(1984–97年),將書法演繹得出神入化,令他成為那個時代最大膽的聲音之一。又如任健的巨幅捲軸《元化》(1987–88年)也因打破風景畫的傳統而被人們銘記。當中國當代藝術在千禧年代的國際舞台上迸發的時候,國內的藝術家正忙於將國畫和書法與裝置、身體及影像紀錄聯繫起來。紐約大都會藝術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的群展「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2013–14)探索了這些軌跡,也為這次NGS的展覽未提及的內容提供了相關的歷史脈絡。

這次在新加坡展出的劉氏作品最令人不安之處是它表面上脫離了當地的藝術史框架。隨著钟泗賓、陳文希、陳宗瑞等中國藝術家移民至新加坡,現代水墨也在這個戰前的英殖民地落地生根。其中陳宗瑞的作品又在後來被視為一種融合了本土南洋風格的典範。正如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指出的那樣,這個團體「為新加坡帶來了新興的藝術趨勢的相關資訊,並創作出回應中國繪畫現代發展的作品。而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水墨畫在新加坡本土的轉型。」陳宗瑞於 1930 年代初次抵達東南亞,直至二十世紀末,他都在用筆墨描繪他的第二個家,融合了中國畫傳統與外國的題材。 這類作品最早的例子之一是《Kampong Scene》(1937年 ):在一幅垂直捲軸上,陳氏描繪了一個被棕櫚樹環繞、帶有亞答屋頂房屋的村莊。 像陳氏這樣的藝術家們已在探索他們所繼承的文化形式中的局限性,這樣革新的創作在劉國松的個人實驗早已悄聲無息地出現。這段流散的歷史似乎需要在更廣泛的敘述中得到更多的認可,尤其是在世界的這一端的展示時。

儘管如此,展覽還是受制於它企圖將藝術家捧上神壇的衝動。它將劉氏的實踐歸因於他卓越的個人品質,暗指「他的勇氣、智慧和實驗」和他「獨立的藝術精神」。雖然這一切值得注意,但以藝術家個人天賦為前提、並以傳記作為驅動藝術能動性的唯一形式,似乎並不是最合乎邏輯的解釋。藝術史和視覺研究學科擁有完善的概念工具,從而將藝術作品解讀為社會關係的產物和生產者,並理解藝術家作為一名行為者與特定歷史結構之間的牽絆。也許,展覽所探索的實驗精神不應該僅僅停留於主題中,更應該被反映在展覽的論述框架中。

Subscribe to ArtAsiaPacific’s free weekly newsletter with all the latest news, reviews, and perspectives, directly to your inbox each Monday.


Related Articles